
五月五日午,赠我一支艾。
时光的车轮碾过千年,又一次停驻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节日。当粽叶的清香在街巷弥漫,当五彩的香囊在檐角摇曳,当龙舟的号子在江面回荡,我们与这个传承千年的节日再度相拥。
两千多年前,屈原抱石投江,以生命诠释了爱国情怀与高洁品格,从此,端午便有了厚重的文化底色。“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”文人墨客笔下的端午,是 “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”的雅致,是“鼓声三下红旗开,两龙跃出浮水来”的热烈,是“屈子冤魂终古在,楚乡遗俗至今留”的传承。
值此端午佳节,科睿研究院以粽叶为纸,以糯米为墨,以真情为馅,愿您身体安康如松,生活顺遂似舟,端午安康,万事胜意!
端午节的起源,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夏至节,当时人们认为五月是“恶月”,五日是“恶日”,充满了各种不祥之气,于是便有了一系列驱邪避疫的习俗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在历史的长河中,端午节不断融合了不同地区、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,逐渐形成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节日。
而其中,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深入人心。战国时期,楚国大夫屈原,心怀家国,却遭奸臣陷害,被流放边疆。当他听闻楚国都城被攻破,悲痛欲绝,于五月五日投身汨罗江。百姓们纷纷划船前去营救,还往江中投放粽子,以免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。从此,端午便有了纪念屈原的意义,成为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。
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彩,每一项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吃粽子,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。粽子,又称“角黍”“筒粽”,由粽叶包裹糯米或其他食材蒸制而成。早在春秋时期,就已经出现了粽子的雏形,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。如今,粽子的种类繁多,口味各异,有咸香的肉粽、清甜的豆沙粽、鲜香的蛋黄粽等等。每到端午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亲手包粽子,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延续,更是亲情的凝聚。
赛龙舟,同样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。龙舟竞渡的起源,一说为了纪念屈原,百姓们划船追赶拯救;另一说则与上古时期的图腾祭祀有关。如今的赛龙舟,已经成为了一项极具观赏性和竞技性的体育活动。一条条装饰华丽的龙舟在江面上飞驰,锣鼓声、呐喊声此起彼伏,场面十分壮观。它不仅展现了人们团结协作、奋勇拼搏的精神,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此外,端午节还有挂艾草、菖蒲的习俗。艾草和菖蒲具有特殊的香气,能够驱虫避邪,净化空气。人们将它们挂在门口,寓意着驱走疾病和灾难,带来健康和平安。还有佩戴五彩绳、香囊等,五彩绳象征着吉祥如意,香囊则装满了各种中药材,散发着淡淡的香气,既有装饰作用,又能防病健身。
端午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,更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,在世界多地生根发芽,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端午文化。
在日本,端午节被称为“端午の節句”,是五大节日之一。最初由中国传入,后来与日本的本土文化相结合,形成了独特的习俗。日本的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祈求男孩健康成长,所以又被称为“男儿节”。这一天,家里有男孩的人家会悬挂鲤鱼旗,寓意着孩子能够像鲤鱼跃龙门一样,事业有成。同时,他们也会吃粽子和柏饼,粽子的形状多为长条形,用竹叶包裹,内馅有糯米、红豆等。
韩国的端午节,以“江陵端午祭”最为著名,2005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“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”。江陵端午祭从农历四月初五开始,到五月初七结束,持续近一个月的时间。期间会举行各种祭祀、歌舞、游戏等活动,如祭祀仪式、假面舞表演、摔跤比赛等,展现了韩国传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。虽然与中国的端午节在习俗上有所不同,但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。
在越南,端午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,当地人称其为Tết Đoan Ngọ。越南的端午节习俗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,如吃粽子、赛龙舟、挂艾草等。不过,他们的粽子形状独特,多为方形,而且在粽子的制作上也有自己的特色,会加入一些当地的食材。此外,越南人还会在端午节给孩子佩戴五色线,寓意着辟邪保平安。
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,华人众多,端午节的氛围也十分浓厚。每到端午,当地的华人社区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,如龙舟比赛、粽子制作比赛、文艺演出等,吸引了众多不同种族的人参与,成为了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。
随着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,端午节也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。在欧美国家,许多地方也开始举办端午节活动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。龙舟比赛在欧美地区逐渐兴起,成为了一项受欢迎的水上运动,人们通过参与龙舟比赛,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端午节最初是一个祛病防疫的节日,在上古时期,人们认为五月是“毒月”,五日是“毒日”,各种蚊虫滋生,疾病流行。为了应对这种情况,人们开展了一系列的驱邪避疫活动,如挂艾草、菖蒲,喝雄黄酒,佩戴香囊等,其本质是为了祈求身体健康,远离疾病。
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,端午节的内涵不断丰富,加入了纪念屈原等文化元素,但祛病禳灾的核心本质并没有改变。因此,在这个节日里,人们更希望表达的是对身体健康、平安顺遂的祝愿,“安康”一词恰好能够体现这种对生命的关怀和对健康的重视。
“快乐”更多地表达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,而“安康”则包含了平安、健康、吉祥等多重含义,更加庄重和深厚。端午节不仅是一个欢乐的节日,更是一个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。它承载着我们对祖先的缅怀,对先贤的敬仰,对健康的追求,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当我们说“端午安康”时,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祝福,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,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。它让我们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,也不忘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。
时光流转,端午的粽叶香年复一年地弥漫在五月的空气中,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,也传递着我们对彼此的深情祝福。从古老的驱邪避疫到如今的全球共庆,端午节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,连接着过去与现在,连接着中国与世界。
往期推荐